以自熱火鍋為代表的自熱食品在2016年“橫空出世”,到2017年被冠以“網紅”稱號,因其方便、快捷、不插電、不開火、種類豐富等特點受到眾多消費者的追捧,也為方便食品行業帶來新的生機。當前消費市場,“懶人經濟”唱主角,自熱食品備受青睞。不過,自熱食品安全亟需帶上“緊箍咒”,加上“
安全閥”。
自熱食品熱度不減 政策為安全帶上“緊箍咒”
自熱食品因其方便、快捷、新奇等特點恰當地迎合了“懶人經濟”的需求,瞬間銷售火爆。數據顯示,2017年自熱火鍋是某電商平臺所有食品中增速快的“黑馬”,在購物節中更是呈爆發式增長。而2018年雙十一、雙十二,自熱火鍋再次受到熱捧,熱度依然不減,成為被瘋搶的對象。但是,對于自熱食品安全性的質疑也從未停止過。
日前,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審議,《廣西壯族自治區鐵路安全管理條例》通過,并將于10月1日起施行。筆者了解到,該條例明確禁止“在動車組列車上使用能夠誘發煙霧報警的自帶加熱食品”,否則根據相關規定進行相應的處罰。此外,成都日前也出臺《方案》,明確要求生產方便火鍋應具備4項基本條件,確保產品安全。
行業人士表示,自熱食品主要利用化學作用進行加熱,在化學作用條件下可能存在爆炸的風險。倘若操作不當或產品設計不合理,包裝盒則會因為透氣性差,短時間迅速膨脹,可能被撐爆,引發小“爆炸”。當然,也不排除高溫水蒸氣或者熱水噴出,把人燙傷。因此,地方條例、方案的出臺對于防止自熱食品帶來的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
優化與升級 技術再為安全加上“安全閥”
如今,在自熱火鍋的拉動下,自熱酸辣粉、自熱米飯、自熱螺螄粉、自熱燉粉、自熱米線等自熱食品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同屬于自熱食品,其存在的安全隱患仍然不容小覷。面對制定自熱食品行業標準的呼聲此起披伏,部分地方也已為安全帶上“緊箍咒”。不僅如此,各大自熱食品加工企業更要重視技術、品質方面的優化與升級。
據了解,國內自熱食品一直采用高溫高壓殺菌技術,雖保證了食品的安全性,但自熱食品的色澤、風味、營養喪失較多,產品的色香味形均不佳。
在此背景下,不少方便食品企業加強了技術創新,采用真空凍干技術,通過真空冷凍干燥機處理肉包、蔬菜包和調料包,使其中的水分不通過液態而直接升華成,留住自熱食品自然風味、口感和營養。
除此之外,為防止使用者在使用自熱產品時被燙傷,某企業還通過準確地調配發熱鋁粉的配比,及對發熱包包裝無紡布吸水時間的反復測試,實現嚴格把控發熱包啟動時間,并采用安全泄氣孔和更易開啟的外蓋,進而增強了自熱產品的安全性。另外,一研究室正在研發自蔓延高溫加工技術,不加水,不會產生水蒸氣,既安全又便利。
據統計,我國民用自熱食品市場規模已超過30億元,年增速超過20%。相信條例、方案等相關政策的制定并出臺,以及自熱食品行業人士創新研發,產品安全優化與升級定能真正讓消費者安全、放心地享受自熱食品帶來的便捷。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