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肉類加工受到動物疫情和產業政策,以及消費飲食結構升級等多重影響,產業以“凍”轉“鮮”、各類雞肉調理品加工等為特征的發展需求與趨勢愈發迫切與明朗,雞肉消費量再創新高,產業發展勢頭迅猛。而加工過程技術控制、加工科技創新、智能生產等也將成為雞肉調理品產業提檔升級,邁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的催化劑。
我國是雞肉生產與消費大國,由于在非洲豬瘟等動物疫情的影響下,市場上豬肉短缺,價格一直呈現波動狀態,雞肉的替代性作用增強。在此背景下,不少企業重點布局肉雞養殖,一時間,行業陷入飽和狀態。加之2020年初我國雞肉養殖市場發展遲緩,上半年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中,不過,雞肉調理品行業企業利潤卻逆勢增長。
雞肉調理制品主要是以雞肉為主要原料,適當添加輔料等,再通過相應的工藝處理,可直接食用或簡單加工即可食用的產品。目前,我國雞肉調理制品產品,包括骨肉相連、雞柳、雞米花、雞塊、雞排、雞胸肉等,以及調理雞肉等稍加工即可食用食品等。當前,不少雞肉調理品企業開始創新產品,尋求突破,扛起行業優化產品結構的大旗。
例如,河南永達食業推出雪花雞柳,因采用雪花片包裹雞肉調理品,可以減少油性,且不縮水,比其他原料更容易后續加工處理,增加出品率,且口感更酥脆。還有安徽省蕪湖詩雨食品公司的雪花排條、福清明旺食品公司的黃金七蝦堡、山東匯洋稻香蝦球等通過“雪花片”的應用,都優化了產品結構,實現了雞肉調理品風味口感提升。
隨著疫情時代到來,加之消費升級,人們對肉類產品新鮮、安全和品質要求提高,肉類消費態勢發生很大變化,不管是雞肉調理品,還是其他肉類產品保鮮、安全、健康營養保持成為產業關注核心問題之一。如何進行加工過程技術控制,智能管理的工業化建設等,從而保障雞肉調理品等肉品鎖鮮,提升新鮮度和安全品質呢?
日前,行業人士以科技創新成果案例的形式主要介紹以提升“冷鮮雞肉感官與食用特性”為目標的品質保障技術,和以延長“新鮮度與貨架期”為核心的系統化保鮮技術。之后又從產業鏈協同、技術革新、消費新需求、產業新業態等角度思考未來包括雞肉調理品等雞肉產業發展的需求與應對策略。
此外,有企業在技術創新、產品升級換代以及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等方面主動尋求突破。萊陽市一企業將新建年宰殺5000萬只的智慧宰殺工廠項目、年產4萬噸雞肉調理品智慧工廠項目等信息化及智能化建設項目,不但提高生產技術水平,提質增效,而且還加速由“食品加工”向“食品智造”再向“食品創造”轉型。
隨著餐飲行業市場規模的穩定擴增,以及快節奏的生活背景下,消費升級與家庭消費的回歸,未來市場對雞肉調理品的需求量潛力巨大,特別是風味口感好、營養健康、安全、高品質、品牌化的雞肉調理品需求旺盛。對此,雞肉調理品加工企業要不斷進行加工科技創新,推動智能制造與智能生產,在產品風味口感、健康營養和質量及產能上滿足市場的需求、持續開發新產品、拓展銷售渠道和客戶等,或能獲得雞肉調理品細分行業更多市場份額。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