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非常大的豬肉消費國,一年要吃掉近7億頭豬,全球1/2的豬是中國人消費的。隨著消費飲食結構調整和市場多元化消費趨勢,豬肉正朝著精細化分割大步邁進。業內人士認為,精細化分割讓消費者能夠買到更加適合自己口味的豬肉,也能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同時,精細化分割的豬肉也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毛利。
生豬行業是我國畜牧業的“重頭戲”,是廣大人民群眾日常餐桌不可少的補充蛋白質的食材。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2019年生豬出欄量減至5.4億頭。隨著產能的恢復,據卓創監測數據顯示,我國生豬存欄量將恢復到正常年份的6-7成。隨著一些地區肉類腌制的需求持續增加,加上元旦、春節節日消費的提振作用,豬肉消費需求也將有所增加。
就加工方式劃分,豬肉有冷凍肉、熱鮮肉、冷鮮肉。從豬肉品類來看,豬肉分為通脊肉、后腿肉、前腿肉、五花肉、奶脯肉、前肘、后肘以及大骨頭、尾骨、扇骨,甚至還有豬耳朵、豬腳、豬頭、豬鼻子、豬舌頭,以及豬內臟等精細化分割的豬肉。在消費飲食結構調整和市場需求多元化消費驅動下,豬肉精細分割成為畜禽屠宰行業發展大方向。
據筆者獲悉,開魯縣簽訂了200萬口生豬屠宰精細化分割和食品類加工一體化項目合作協議,建設200萬口生豬屠宰分割生產線和食品類加工生產基地,或將解決縣及周邊旗縣養殖戶生豬銷售轉化問題,進一步延伸豬產業鏈條,推動綠色農畜產品產業壯大升級。再如重慶市在雙福國際農貿城建成達到國際標準的豬肉分割生產線。
有人介紹說,雙福國際分割中心將打造為西部先進、專業精細化肉制品深加工企業,擁有日均生產分割白條豬300頭、氣調包裝產品2萬盒的產能,擁有國內外現代化的生產流水線、全程冷鏈恒溫加工車間等,產品輻射西南地區,可以為該市肉類企業和川渝兩地市民提供高品質的肉類精加工產品,讓居民吃上“放心肉”。
為了有效地規范和引導豬肉精細化分割行業,保障豬肉分割產品品質,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圍繞肉類行業等民生領域,集中發布一批重要國家標準,包括《畜禽肉分割技術規程豬肉》。該國標統一了“元寶肉”、“帶肉扇骨”、“腓脊骨”、“叉骨”等部分產品的定義,還明確了冷卻肉生產的全過程要求、冷卻加工控制要求等,確保精細化分割肉品。
其實,關于豬肉的精細化分割要先考慮的是市場消費者的需求,分割豬肉時須根據消費習慣來確定如何進行精細化分割。例如骨類的產品,可將其細分為大骨頭、尾骨、扇骨以及帶肉扇骨、腓脊骨、叉骨等。而尾骨和扇骨的定價高于普通大骨頭,形成商品層次差異,能夠帶來更多的毛利,滿足顧客的多元化需求。
豬肉作為富含蛋白質等物質的食材,是人體重要的食物源和營養源,是居民菜籃子中的當家品種和餐飲業的主要原料。而豬肉精細化分割既能夠讓消費者買到更加適合自己口味的豬肉,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又因分割更精細為企業帶來更高的毛利,未來豬肉精細化分割市場發展依然潛力大。因此分割設備制造企業要不斷完善切割工藝,創新切割設備,使其分割更加精確,迎合精細化分割發展趨向。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