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正是柑橘的季節,沒曾想到的是小小柑橘也有大能量。近日,一則“浙大博士生和蜜橘商家的聊天記錄”的消息受到廣泛關注,浙江臨海一小伙在售賣蜜橘時得知是用于做研究后,主動提出“捐一箱試試”,還表示“幫不了國家什么大忙,遇到了就想著出點力”,隨后這一暖心故事走紅網絡,也帶起了該店鋪訂單量的快速增長。在感慨暖心之余,我們也注意到大量訂單的涌來難免使得蜜橘分揀、包裝有些來不及,其實隨著近年來自動化分級流水線在水果產業投用,或許也為地方產業壯大指明發展新方向。
浙江臨海有著“江南桔鄉”、“無核蜜橘之鄉”的美譽,果形端正、大小均勻、皮薄易剝、肉質細嫩、酸甜適口的臨海蜜橘既是當地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也是串起地方經濟發展的“致富果”。至今,臨海全域內已經形成1.3萬公頃蜜橘種植面積,每年可產出30.8萬噸蜜橘,產業年產值超過10億元,并成功帶動數十萬人參與到蜜橘產業的發展中來。
從地域細分來看,臨海蜜橘種植范圍涵蓋其轄區內的涌泉鎮、沿江鎮、江南街道等19個鎮(街道),其中尤以涌泉鎮的蜜橘憑借“天下一奇,吃桔帶皮”而享譽全國,近日走紅的蜜橘就是出自涌泉鎮。在店主陳凱的暖心舉動走紅網絡后,據悉到目前不僅其店鋪的蜜橘日銷量從幾百單增到幾萬單,自家橘子銷售結束后這位95后小伙還開始幫忙銷售同村的240萬斤蜜橘,預計下一步還將繼續帶動全鎮的蜜橘銷售。
不過,店主的善意舉動換來人們的關注和蜜橘銷量增長雖然是個充滿溫度的故事,但在人們的熱情之外也有人提出“大批量的蜜橘能夠順利發貨嗎?”誠然,僅以涌泉鎮來看,網絡銷售在一定意義上僅是當地蜜橘的輔助渠道,訂單量往往不算太多,家庭式運營模式即可滿足日常的分揀、包裝需求,一旦面向近日這樣的訂單激增,人手就會不夠用,所以也能看到陳凱的小店如今也有村民和各方一起提供助力,確保蜜橘能夠順利到達大家手中。
若從長遠發展角度來看,無論是涌泉鎮還是臨海市,作為我國優質蜜橘的主產地之一,打響品牌的蜜橘除了趕上線上銷售的“快車”外,還需進一步加快蜜橘產業化、規模化、集群化、標準化的轉型升級。關鍵的是,當下蜜橘等水果大多會通過果徑大小的不同來進行分級定價售賣,雖然光電
分選機等設備在性能上已經較為完善,能夠為鮮果提供大小、重量、瑕疵、酸甜度、成熟度等多維度的快速分級,但傳統家庭模式下引入自動化設備或許并不現實,因而對于家庭式為主的蜜橘種植,地方也要做好資源統籌協調工作,可以考慮通過搭建集體化的產后服務中心等等形式,為水果產后提供統一指導與服務,共促有口皆碑的蜜橘產業做大做強。
在信息快速傳播的當下,暖心行為很容易被放大,并在短時間內獲得同等的雙向反饋。對于涌泉、臨海的蜜橘而言,眼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時的走紅難免會有平息的那天,但地方仍應當牢牢把握住此次發展機遇,從更長遠的角度考量,助推地方蜜橘產業越來越紅火。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