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一個月前,拍攝于廣東省江門市的反腐劇《狂飆》熱度直線飆升,該劇吸引觀眾的不僅是主演們高超的演技、緊湊的劇情,還有各種“戲份”十足地方特產,如豬腳飯、腸粉、新會陳皮等等。所謂“食在廣東”,江門市不但有聞名遐邇的新會陳皮,而且還有頗具特色的黃鱔飯。
黃鱔飯是廣東江門臺山的一道名菜,屬于粵菜系,精選當地肥美的黃鱔以及優質大米,佐以姜絲、蔥花等調味品,令人食指大動。黃鱔飯的制作看似簡單,卻非常考驗制作者的經驗。黃鱔飯多選用瓦煲煮飯,制作黃鱔飯,先要將黃鱔放入已燒開的水中煮至能撕開肉般熟,撈起過冷后,把鱔肉撕(切)好待用;接著再將優質大米煮至半熟;煮米期間,將黃鱔與蒜苗、姜絲下鍋爆炒,調味后就可以均勻地放在米飯上燜煮。黃鱔飯上桌后也不能立馬食用,要繼續燜上十分鐘左右。黃鱔飯的米飯金黃透亮,鱔魚絲鮮嫩可口,食之,唇齒留香。
據了解,臺山黃鱔飯制作技藝,先后入選臺山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江門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臺山黃鱔飯從誕生到形成品牌,經歷了百年歷史,采用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臺山大米”烹煮的黃鱔飯,被列入必吃美食榜單。黃鱔飯從地方小吃,演變成了一張亮麗的“金名片”,臺山黃鱔飯不僅在全國各地“開花”,還在國外市場大放異彩。
黃鱔飯雖味美,但黃鱔的宰殺工作卻格外令人頭疼。包括黃鱔飯在內的大多數黃鱔菜都需要剔骨活殺,這樣才能保障黃鱔新鮮、味道鮮美。但由于黃鱔個頭小且渾身滑膩,加上需要刮去內臟、斬去頭部和尾巴末梢,導致其宰殺難度較大,即使是手法老道的菜販魚販,殺起黃鱔來也需要花費不少功夫。通常情況下,對于家庭而言,偶爾處理一下黃鱔難度尚且不大,但對于人流量大的餐館、餐廳來說,僅靠人工宰殺黃鱔,不僅費事費力,還難以滿足需要。
由此,一些自動化的黃鱔宰殺設備應運而生。宰殺設備加工起黃鱔來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黃鱔倒入機器后,在短短的幾秒鐘之內,黃鱔的骨肉就能被快速分離,且刀口平整,肉身完整。據了解,如今市面上的宰殺設備,從宰殺、開肚到去骨,經歷了多次改良,已經能實現精準宰殺,成品率大大提高,可廣泛應用于菜市場、食堂、食品加工廠、酒店等場所。例如,有著“中國黃鱔之都”美譽的湖北省仙桃市,已經廣泛地將宰殺設備運用于黃鱔加工,不僅提高了加工效率,還保證了產品品質。
如今,臺山黃鱔飯已經有著較大的知名度,隨著消費者對黃鱔飯的接受度越來越高,臺山的黃鱔飯產業未來可期。而引進自動化的宰殺設備,將有利于擴大產能,推動黃鱔飯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