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谷物干燥機械的發展現狀及對策
閱讀:704 發布時間:2012-2-10
我國是世界上zui大的糧食生產國和消費國,年總產糧食約5億t。據統計,我國糧食收獲后在脫粒、晾曬、貯存、運輸、加工、消費等過程中的損失高達18%左右,遠遠超過了聯合國糧農組織規定的5%的標準。在這些損失中,每年因氣候原因,谷物來不及曬干或未達到安全水分造成霉變、發芽等損失的糧食高達5%,若按年產5億t糧食計算,相當于2500萬t糧食,若每人每天食用500g糧食,可供6.8萬人食用1年。這數字是驚人的,把收到手的谷物損失降低到zui低點,從這一意義上說,谷物干燥的機械化比田間作業的機械化更為重要,它是谷物豐產、豐收的重要保障條件。
1 發展概況
國外糧食干燥機械的研究起步于20世紀40年代,50年代到60年代基本上實現了谷物干燥機械化,60年代到70年代谷物干燥實現了自動化,70年到80年代谷物干燥向、、節能、降低成本、電腦控制方向發展,90年以后谷物干燥設備已經達到系列化、標準化。近年來,在谷物干燥過程的計算機摸擬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傳統軟件和軟件的不斷開發,對谷物干燥機械的設計和產品質量的改進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我國谷物干燥機械的發展是從解放初期仿制日本、前蘇聯等國外的干燥機開始的。由于當時谷物干燥機械結構復雜、耗用鋼材多、造價高,不適合于農村的經濟和體制狀況,僅在國有農場、糧庫及集體企業使用。20世紀70年代后期,有關科研單位開始開發研制適合于我國國情的谷物干燥機。它們大多適用于農場生產連隊和農村生產隊使用;80年代后,我國農村經濟體制開始進行改革,研制的干燥機械大多向多用化、小型化方向發展;90年代以來。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發展,農村經濟和農業生產力水平有了較快的提高,專業化、集約化的規模經營也有了新的發展。特別是大型糧庫、國有農墾系統的種子和糧食生產基地,逐步裝備起成套的谷物干燥設備,并與倉儲、加工等設施配套成龍,成為我國谷物烘干機械的主要應用代表;同時,也引進了美國、加拿大、日本和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谷物干燥機械,一些大專院校及有關科研單位也相繼研制出了相應系列谷物干燥設備,服務于國內糧食系統。谷物干燥技術的發展,逐步使烘干機械走向成熟、完善,同時也加快了農業現代化步伐。
我國谷物烘干機械發展雖有近30多年不斷的探索歷史,已經有50多家生產企業.,但產量都不大,技術含量低,成熟機型不多,產品種類少,而且耗能高, 自動化水平低,缺乏適合農機專業戶、種糧大戶及村組使用的中小型多功能烘干機械。全國現有谷物烘干機械2萬多臺,每年機械烘干谷物僅占全國總產量的1%左右,而世界發達國家機械谷物烘干占總產量的95%左右,可見我國谷物烘干機械發展遠遠不能適應于谷物生產發展需要。
2 制約因素及發展機遇
谷物烘干機械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制約因素:一是農業勞動力持續增加,全國13億多人口中,8億在農村,絕大多數剩余勞動力在農村,農業剩余勞動力壓力巨大,這無疑對代替勞動力谷物烘干機械增長產生逆向影響;二是農民收人增長緩慢,這樣將直接影響農民農機購買能力;三是農產品進口增加。出口減少,特別表現在加人WTO之后;四是農
機扶持政策不到位。同時,還應清醒地看到谷物烘干機械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一是谷物烘干機械投資大;二是投資回收周期較長;三是農民產業化經營水平低,社會化大生產組織服務體系和機制遠未形成;四是原糧的含雜率高,水分不均勻,對干燥機械性能質量要求較高。
目前。我國谷物烘干機械化正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一是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糧食生產,特別是2004年以后*出臺了多種措施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頒布實施了<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形成了經濟支持、價格補貼、稅收優惠等良好的政策環境;二是發展農業產業化離不開機械干燥這一重要環節。種糧大戶、農機專業大戶、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對機械干燥具有較強的愿望和要求;三是市場上烘干機械種類多,有可供選擇推廣的實用新型機械和技術服務支撐;四是聯合收割機快速推廣和跨區作業的模式,使大量谷物需要及時、快速的干燥;五是機械干燥能避免損失,防御自然災害,防止場地翻曬增加谷物含雜和馬路曬谷妨礙交通安全,以及可以節約寶貴的土地資源等,發展谷物烘干機械重要意義開始被廣泛認識。
3 對策及建議
3.1 統籌規劃。明確重點。分布實施
1)加快谷物烘干機械生產企業的改制、改組、改造。著力改變行業散、小、弱和效益差的問題。以產品為,形成科、工、貿一體的多種所有制大型谷物烘干機械集團,解決生產企業多、生產規模小、產品成本高、經濟效益低問題,使谷物烘干機械生產集中度和專業化程度有較大提高,推動國內外市場開拓和產品售后服務體系建設,真正形成有實力的企業技術創新基地,帶動全行業技術、質量、售后服務競爭能力的提高。
2)逐步完善谷物干燥技術的理論研究,形成適合于我國谷物生產需要的谷物干燥設備體系。制定和完善谷物干燥技術標準,規范谷物烘干機械設計與研制,為確定谷物干燥工藝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機型奠定理論基礎;研究和開發谷物干燥自動控制系統,提高谷物干燥的機械控制水平;根據谷物形狀的不同和谷物干燥的要求,不斷探索谷物干燥的新工藝。
3)以市場為導向,加快短線產品和升級換代急需產品的產業化步伐,不斷地提高自主研發創新能力。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加快大型企業集團技術中心的建設,發揮行業服務生產力中心和工程技術中心的作用,優化重組產、學、研相結合的谷物烘干機械開發和創新體系,解決現有谷物烘干機械產品種類少、性能落后、缺門斷檔、技術含量低等不能適應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問題。
4)認真落實政策。政府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的政策措施,通過立項、價格補貼、整合資源等加大機械化干燥示范推廣工作力度,分工合作,齊抓共管;重點在商品糧主產區、良種繁育加工推廣區、農業綜合開發區、糧食收獲季節多雨地區、農民機械烘干要求迫切的地區、公路曬糧屢禁不止的地區抓好典型,建立一批糧食烘干機械化示范基地、干燥中心,盡可能地與聯合收割機、糧食初深加工相結合、相配套,形成產業鏈;通過電視、報刊、網絡、現場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擴大影響,把質優價廉的新機具推薦給農民;抓好技術培訓,做好機具售后服務,使購機戶掌握使用、經營技巧,以真正的實效和的服務,促進農民自覺接受和主動應用。
3.2 合理選型配套
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中、小型多功能、多種熱源的機型,要綜合考慮使用經營模式及跨區流動作業為發展方向,使其結構簡單、價格低廉、熱效率高、生產率高,具有很好的推廣前景。
1)熱源方式選擇。根據當地能源條件盡量選擇多種能源干燥機,如電、柴油、煤油、太陽能和秸稈等。以增加適應性。前3種比較普遍,溫室太陽能干燥系統接近自然干燥狀態,干燥后的糧食味道好,不污染食物和環境,成本低;但系統投資高,受氣候變化影響很大,只適用于光照時間長的地區。
2)根據功能選擇。一機多用,除能烘干糧食外,也能烘干諸如油菜籽、中藥材、食用菌、淀粉等多種農產品,具備殺菌、消毒等多功能;干燥機應具有全自動計算機控制系統,水分檢測、干燥速度、谷物溫度、谷物量、外界氣溫變化對干燥溫度修正、燃燒溫度、定時停機、定水分停機等安全保護控制由計算機完成,這對有效控制谷物品質、品味、爆腰,節能降耗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容量型號選擇。機型大小是由農業生產條件、規模決定的。我國農戶分散、規模小,小型干燥機具有更強的適應性, 可發展承擔3—6km。,裝機容量為2t的小型干燥機,方便廣大農戶購買;6t以上大中型機械一般由村、鄉鎮農機服務組織購買經營。
3.3 探索運行機制
為了適應我國農村長期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的實際,提高機械化干燥設備的利用率和效益,建議采取以下經營模式:
1)專業戶或專業服務公司。采取政府補貼或示范的辦法發展烘干專業戶和專業聯戶,重點推廣小型多功能移動式干燥機,逐步形成農機專業服務公司,與聯合收割機配套開展跨區作業,進行社會化、專業化、系列化、標準化服務,這是雙層經營體制下實現機械化的有效途徑。該模式靈活機動。可走村串巷,在烘干時,可以把一家一戶同品種糧食或其它經濟作物經清選、測定含水率和質量后,集中烘干,烘干后按比例分到各戶。
2)按照合作互助、代貯代管、市場運作的基本要求建立產區糧食合作銀行。利用糧食部門的倉儲設施或農業(機)服務中心的基地設施,購置大中型干燥、貯藏設備,與農民簽訂糧食儲蓄合同,將農民手中的濕糧測定水分和稱量后集中起來,進行統一烘干,分品種倉儲。由農民承擔干燥和儲存管理費,農民用糧時憑儲糧憑證隨時提取,需用錢時,也可按合同或市場價格提取現金。這樣,既可提高干燥倉儲設備的利用率,又可以有效地避免分戶晾曬和倉儲的損失,解除了農民的后顧之憂。
3)建立糧食烘干加工銷售中心。通過農民在*自愿互利基礎上成立新型農業合作社或專業合作經營組織,由農業合作社統一建立一個或多個糧食烘干加工銷售點,形成產加銷一體化經營中心。在商品交換原則的基礎上,以社員或成員獲利為基本宗旨,在合作社內,生產環節是一家一戶經營,相互之間只存在質量競爭,而不存在價格競爭;產前、產后服務,特別是烘干、加工、銷售環節是合作社負責經營,社員按照人會時的承諾把自己的產品全部交給合作社,按統一標準進行機械化篩選、分級、烘干、加工、包裝、銷售,合作社成員一起分擔加工過程的各種費用,然后根據各人售出的情況,共同分享利潤,如果虧損則共同承擔。這種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農民抗御市場風險的能力,達到效益zui大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