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冬化脫蠟
植物油料中的蠟質主要存在于皮殼中,其次存在于細胞壁中。蠟在40℃以上能溶解于油脂,因此無論是壓榨法還是浸出法制取的毛油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蠟質。各種毛油含蠟量有很大的差異,大多數毛油的含蠟量極微,但有些毛油的含蠟量則較高。如玉米胚芽油含蠟量0.01%~ 0.04%,葵花籽油含蠟量0.06%~0.2%%,米糠油含蠟量1~5%%。一般油脂中的含蠟量隨料胚含殼量的增加而增加。
油脂中含有少量蠟質,即可使濁點升高,使油品的透明度和消化吸收率下降,并使氣滋味和適口性變差,從而降低了油脂的食用品質、營養價值及工業使用價值。另一方面,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可用于制蠟紙、防水劑、光澤劑等。因此,從油中脫除或提取蠟質可達到提高食用油脂品質和綜合利用植物油脂蠟源的目的。
冬化脫蠟是將油脂冷卻使油脂中凝固點較高蠟質結晶析出的過程。
葵花籽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等含蠟質較高的油品經脫膠、脫酸、脫色、脫臭等精煉工序后,在氣溫較低的冬季仍會有少量固體脂呈絮狀沉淀析出,影響油品的外觀和使用,為了杜絕這種現象,這些油品需增加冬化脫蠟加工工序。冬化脫蠟在緩慢地攪拌下,在一定時間內將油脂冷卻至4-6℃左右,使蠟質形成較大結晶,并分離析出,再經過濾,將液態油和固體脂肪分離開。經冬化脫蠟后的油在0℃時經5.5小時不渾濁,在冰箱中仍可保持油的透明度和流動性。
我公司的冬化脫蠟成套設備生產線工藝*,設備簡單可靠,能滿足不同油品的冬化脫蠟精煉要求。
常見油脂的冬化脫蠟
1、葵花籽油
采用急冷將葵花籽油經換熱器在1min內速冷到8℃,蠟的結晶為片狀,過濾后油脂含蠟量小于等于80 mg/ kg。小晶體含油少,在水中分散好,對分離有利,速冷利于小晶體的形成,結晶和養晶時間一般在12h。
工藝流程
葵花籽油→加熱→換熱→冷卻→結晶→養晶→過濾→換熱→脫蠟油
工藝說明
由于葵花籽油在脫蠟之前一般都在大罐中貯存,油溫基本上不超過30℃,而葵花籽油中蠟的熔點為79-81℃,所以油中已有部分蠟析出。如果直接用此油進行結晶、養晶,會影響整個工藝過程蠟的析出和結晶的效果,所以開始時必須將已析出蠟的油加熱,使蠟全部溶于油中。
加熱后的油首先用板式換熱器同脫蠟油進行熱交換,然后再用冷凍鹽水將其冷卻到一定溫度入結晶罐。
冷卻至一定溫度后的油在結晶罐中按一定的冷卻速度將其進一步冷卻。此過程為了保證增加析出的蠟分子之間的碰撞,同時使含蠟油冷卻均勻,需要適當地進行攪拌。但速度不可過快,否則會打碎已經結晶的粒子,更不利于結晶。
含蠟葵花籽油連續冷卻結晶到一定溫度后,停止攪拌,保持較長時間,使未結晶的蠟質繼續結晶析出,使小的晶粒繼續長大,既進行養晶。
結晶好的含蠟油自流或泵入熱卸式冬化過濾機進行過濾。葵花油在結晶養晶的過程中,隨著絕大多數蠟的析出,同時伴有較多的固脂析出,一般情況下析出物占油量的1?2%。該工藝充分考慮到這一特點,選用二臺面積較大的熱卸式冬化過濾機,一臺過濾時,一臺卸蠟,使生產保持連續性。
過濾后的油用泵打入板式換熱器同未脫蠟油進行熱交換后入庫。
2.米糠油
(1)一級米糠油
米糠油固脂含量較高,其中含硬脂酸1%-3.8%、棕櫚酸12%-18%,固脂在低溫下結晶析出,油脂變渾,出現固液分層,脫脂安排在脫酸后進行,否則脂肪酸在低溫下先于脂質結晶凝固,脫脂過濾無法進行。
脫蠟過程:米糠油經物理精煉后,酸值KOH在1-3 mg/g,冷卻到30℃,泵入脫脂結晶罐,經24h緩慢均勻冷卻到0-2℃,保溫養晶48h。在養晶過程中采用慢速攪拌。養晶過程中容許溫度略回升2-5℃,然后用硅藻土預涂過的過濾機過濾,預涂層的濾壓在0.06MPa左右,過濾溫度設定在25 ℃,利用油位差重力差自然過濾,避免用剪切攪動作用強的輸油泵加壓過濾,易打破脂晶。物理精煉米糠油經脫蠟脫脂,得到液體油90%左右,得到固體脂5%-10%(內含少量液體油)。
或者采用兩次結晶過濾方式,把脫臭米糠油冷卻到30℃左右,冷卻結晶24h,過濾一次,過濾機壓力小于等于0.35MPa,過濾油進入第二個結晶罐,在油溫小于等于25℃、養晶24h,進行二次過濾,濾壓小于等于0.35MPa。
(2)三、四級米糠
米糠油脫蠟安排在脫色前,油中游離脂肪酸含量高,酸值KOH在30mg/g左右,脂肪酸熔點高,隨著溫度降低,脂肪酸先凝固,導致油的黏度急劇上升,在20℃時米糠油非常稠,脫蠟過濾產生困難。所以過濾溫度應大于等于20℃。
基本過程:把米糠油脫水后,泵入結晶罐,緩緩攪拌,將油溫于70℃ 在24h內降溫到25℃左右,繼續慢速(10-15r/min)攪拌,維持油溫養晶48h,再泵入葉片過濾機過濾,過濾機在進油前預涂硅藻土。提升過濾溫度,可以加快過濾速度,減少蠟糊含油量,但油脂透明度變差;過濾溫度降低,過濾速度下降,減少油中含蠟量,降低濁點,提高油脂透明度。得到液體油在90%左右,固體脂在5%-10%。
米糠油脫蠟有一定的脫色作用。生產表明Y70、R20米糠油經脫蠟后色澤降至Y70、R12,原因是褐色的三價鐵離子與脂肪酸螯合物及一些熔點較高的色素在低溫下結晶析出,在脫蠟過濾時截留在蠟中。
3、棉籽油
棉籽油含棕櫚酸21.6%-24.8%,硬脂酸1.9%-2.4%,熔點高。
基本過程:先把油脂加熱到30-40℃,之后送入結晶罐,結晶罐用冷卻水將油脂降溫到15-20℃,用冷凍水冷卻到6-8℃,在結晶罐內養晶12-24h,攪拌速度10-15 r/min,形成顆粒較大、硬度高易分離的β'晶體,這是穩定的結晶。棉籽油脫蠟過濾要選用隔膜式過濾機,選用0.7 MPa 的膜,過濾壓力在0.2-0.4MPa,工作耐壓0.5MPa,干式脫蠟脫脂可以分離得到75%的液體油和25%的固體脂。
4、玉米胚芽油
玉米油一般含蠟在500 mg/ kg左右,堿煉油酸值KOH控制在0.2-0.25mg/g,在脫色油中添加0.2% 助濾劑,快速冷卻到5-10℃,攪拌速度10-13 r/min,結晶時間8-12h。采用先脫蠟后脫臭,這樣可以避免過濾時的助濾劑酸性,使油脂酸值上升,超出小包裝油的酸值指標。脫臭塔中油溫控制在230℃。
5、芝麻油、花生油、菜籽油
這幾種油脂一般不脫蠟,進行冬化過濾是適應市場的需要.
以菜籽油為例:
菜籽油含20-400 mg/kg的蠟質化合物,其中60%-80%是蠟質,結晶特性難檢測,有時幾天、幾個月后才出現沉淀。把脫色油急冷至5℃,結晶時間24h,加入0.1%助濾劑進入過濾機,脫除高熔點的長鏈脂肪酸的蠟及固體脂等。
油脂分提
油脂分提是根據油脂中不
同脂肪酸甘油三酯熔點差異,通過冷卻使高熔點組分產生結晶,經過濾或離心分離得到熔點不同的組分。 分提是*基于熱力學的*可逆的物理改性方法,將某種油脂分提成兩種或多種組分,各組分具不同用途。
目前干法分提工藝已被廣泛地應用于多種油脂的分提,并能生產出油酸甘油酯、超級硬脂、食品專用油脂在內的多種油脂產品。
此前分提工藝應用規模很小,僅用于棕櫚油、氫化大豆油、牛脂、豬脂等的分提。由于東南亞國家棕櫚油產量的大幅增加,而市場對棕櫚液油的需求遠遠大于棕櫚油,因此分提工藝得到很快的發展。
盡管分提工藝并非首先應用于棕櫚油,但棕櫚油采用干法分提卻是的。我司開發的隔膜板框壓濾機用于棕櫚油的干法分提,棕櫚液油的得率達大大提高(棕櫚液油碘值比棕櫚油增加4~5)。
在控制冷卻技術方面,根據原料的特點和產品要求,通過選擇結晶條件和分離溫度,PLC控制冷卻速率。通常油按照預定的冷卻水溫度曲線進行冷卻,或根據油和冷卻循環水溫差曲線進行冷卻,以形成合適的晶種并控制其成長,為過濾提供良好的條件。
采用我公司開發的分提工藝可以將油脂分提成具有多種用途的分提產品,以適應不同的需要。目前,我司安裝的多個分提油廠工作很好。
主要設備:結晶罐、助濾劑罐、壓濾機、冷凍機組、水泵、油泵、涼水塔等。
(RBD,P.O)----冷卻、結晶---過濾--{24 度.33度,44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