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微波大豆脫腥設備
微波技術在大豆脫腥工藝中應用
一前言
大豆是具有高植物蛋白質含量的食品,是人類食品資源中可開發的植物蛋白質來源,大豆資源在我國極為豐富,它含有人體自身不能合成而又是人體所必須的9種氨基酸,其氨基酸含量不低于其它類食品,并且不含有*,是一種較理想的植物蛋白質食品。
二、微波在脫腥豆粉生產中的應用
大豆含有一種特殊氣味--豆腥味,如將未脫腥的豆粉摻入到豆奶或其它食品中,豆腥味隨之帶入,勢必影響食品原有風味。如將大豆加工成新型脫腥豆粉,作為豆漿直接沖調飲用或摻入其它食品,具有濃郁豆香味和營養價值。下面就兩種工藝生產大豆粉的質量及工藝流程的設備進行比較。
1、傳統的大豆粉生產工藝:(見圖1)
該工藝是將大豆*行浸泡,使大豆膨脹,便于磨制;其二是使大豆組織中的蛋白質較易抽提出來。要注意浸泡大豆的水溫、水質及用水量對大豆蛋白質的影響。經浸泡過的大豆進行磨碎,達到糊狀,然后從豆糊狀中抽提豆漿,為了充分地將豆糊中的大豆蛋白抽提出來,應掌握好添加水的水量及水溫。
將豆糊狀中抽提的豆漿進行濃縮處理,在真空狀態下進行脫水烘干。制出的豆粉的細菌含量為大腸桿菌≦30個/100克,細菌總數≦19000個/克,致病菌為0。該工藝生產大豆粉有以下缺點:生產周期長、設備投資大、大豆利用率低、能源消耗高、勞動強度大、產品成本高、另一面,由于采用低溫干燥法,因此不能有效去除豆腥味。
2、新型的大豆粉生產工藝 新型的大豆粉(脫腥豆粉)生產采用微波技術對大豆干燥和脫腥,將傳統的濕法生產工藝改為干法生產工藝,即大豆不經水泡,直接脫腥、磨粉,縮短整個豆粉生產工序流程,進一步提高大豆粉的質量,新型大豆粉生產工藝為:該工藝將大豆經分揀機分選后,置入微波場中,在微波照射下,使大豆自身溫度上升,達到脫凈豆腥味和殺菌的效果。為什么加熱后可脫去豆腥味呢?一般認為:未受熱變性的蛋白質和加熱后變性的蛋白質,在分子內部結構上,特別是肽鏈的連結方式上有所不同,通過加熱肽鏈成為開鏈狀態,從致密的狀態變成疏松的狀態。因此蛋白質解酶容易進入這些分子的內部結構中,從而容易被分解。脫腥后的整粒大豆經粉碎機(先脫皮)磨成粉后包裝。
該工藝流程有以下特點:生產周期短、設備投資少、大豆利用率高、脫腥、能源消耗低、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成本低。
3、結論
1) 營養成分的比較(蛋白質)原工藝--大豆蛋白質靠水溶解的溶出量,以氮為計算方法,zui高可溶出80~90%。 新工藝--由于不用水浸泡,直接將整粒大豆脫腥后磨成粉狀,除大豆皮外,全部蛋白質部都予以保留。
2) 加熱后對營養成分損失比較(蛋白質) 大豆粉加熱處理對水溶性*的影響(水溶性氨占總氮的百分率) 處理 條件 溫度(℃) 時間(分) 水溶性% 無處理干熱高壓加熱煮熟。注:*水溶性為大豆蛋白質在水溶液中溶出量,以氮計算。 從上表可看出:蛋白質的溶解除與加熱溫度和時間有關系外,還和水蒸汽的有無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用蒸汽加熱、溶解明顯下降。 另外,表中示出的干法加熱方法,其營養成分損失較少,而用微波加熱時,屬于熱法的一種,其加熱時所需溫充在100℃左右,加熱時間在數分鐘內即可起到脫腥、殺菌作用。水溶性超過64.4%以上。
3) 經濟效益
① 生產周期計算
原工藝泡豆時間長,常規在15∽20℃水溫浸泡下泡10∽15個小時。豆粉生產全過程需幾十小時。 現工藝將大豆直接進行微波加熱脫腥,豆粉生產全過程約20分鐘。
② 大豆利用率
原工藝靠水溶解出大豆的蛋白質,經磨漿濃縮后再干燥,只能利用大豆的40∽60%。現工藝將含水10%的大豆直接加熱脫腥,磨成粉狀,除大豆皮外,全部利用,利用率達到*。
③ 設備投資
原工藝需用蒸汽,僅購置鍋爐及安裝費用需幾十萬元,若包括濃縮設備、真空干燥設備、浸泡大豆設備等,整個工藝設備近百萬元。 現工藝全套設備投資約18萬元。
④ 能源消耗
原工藝需要能源煤、電、水。現工藝只需用電,及少量的設備冷卻水。由于微波加熱物料是將能量直接作用在物料上,由物料自身吸收微波電磁波,不需傳導介質,這樣大大節省能量。
2、XY-20KD型微波大豆脫腥設備介紹
使用頻率2450MHZ,20KW微波輸入功率,使用三相四線制380伏電壓,微波與物料作用區采用高場強方式,可保證大豆在很短時間內達到脫腥效果,又保持營養成分損失zui少,微波功率的輻射從物料上方和物料下方同時進行,方向上均勻性。
本設備除用于大豆的脫腥外,還可以其它農副產品進行殺菌保鮮處理。
本公司以經銷定型產品為主,也承接較大系統工程設計制造。凡售出設備均免費安裝調試并幫助用戶培訓操作維修人員,實行一年三包,終生服務,竭誠歡迎海內外各界人士光臨指導。來函進一步索取詳細資料。請客戶訂貨時,要貨比三家!!
一前言
大豆是具有高植物蛋白質含量的食品,是人類食品資源中可開發的植物蛋白質來源,大豆資源在我國極為豐富,它含有人體自身不能合成而又是人體所必須的9種氨基酸,其氨基酸含量不低于其它類食品,并且不含有*,是一種較理想的植物蛋白質食品。
二、微波在脫腥豆粉生產中的應用
大豆含有一種特殊氣味--豆腥味,如將未脫腥的豆粉摻入到豆奶或其它食品中,豆腥味隨之帶入,勢必影響食品原有風味。如將大豆加工成新型脫腥豆粉,作為豆漿直接沖調飲用或摻入其它食品,具有濃郁豆香味和營養價值。下面就兩種工藝生產大豆粉的質量及工藝流程的設備進行比較。
1、傳統的大豆粉生產工藝:(見圖1)
該工藝是將大豆*行浸泡,使大豆膨脹,便于磨制;其二是使大豆組織中的蛋白質較易抽提出來。要注意浸泡大豆的水溫、水質及用水量對大豆蛋白質的影響。經浸泡過的大豆進行磨碎,達到糊狀,然后從豆糊狀中抽提豆漿,為了充分地將豆糊中的大豆蛋白抽提出來,應掌握好添加水的水量及水溫。
將豆糊狀中抽提的豆漿進行濃縮處理,在真空狀態下進行脫水烘干。制出的豆粉的細菌含量為大腸桿菌≦30個/100克,細菌總數≦19000個/克,致病菌為0。該工藝生產大豆粉有以下缺點:生產周期長、設備投資大、大豆利用率低、能源消耗高、勞動強度大、產品成本高、另一面,由于采用低溫干燥法,因此不能有效去除豆腥味。
2、新型的大豆粉生產工藝 新型的大豆粉(脫腥豆粉)生產采用微波技術對大豆干燥和脫腥,將傳統的濕法生產工藝改為干法生產工藝,即大豆不經水泡,直接脫腥、磨粉,縮短整個豆粉生產工序流程,進一步提高大豆粉的質量,新型大豆粉生產工藝為:該工藝將大豆經分揀機分選后,置入微波場中,在微波照射下,使大豆自身溫度上升,達到脫凈豆腥味和殺菌的效果。為什么加熱后可脫去豆腥味呢?一般認為:未受熱變性的蛋白質和加熱后變性的蛋白質,在分子內部結構上,特別是肽鏈的連結方式上有所不同,通過加熱肽鏈成為開鏈狀態,從致密的狀態變成疏松的狀態。因此蛋白質解酶容易進入這些分子的內部結構中,從而容易被分解。脫腥后的整粒大豆經粉碎機(先脫皮)磨成粉后包裝。
該工藝流程有以下特點:生產周期短、設備投資少、大豆利用率高、脫腥、能源消耗低、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成本低。
3、結論
1) 營養成分的比較(蛋白質)原工藝--大豆蛋白質靠水溶解的溶出量,以氮為計算方法,zui高可溶出80~90%。 新工藝--由于不用水浸泡,直接將整粒大豆脫腥后磨成粉狀,除大豆皮外,全部蛋白質部都予以保留。
2) 加熱后對營養成分損失比較(蛋白質) 大豆粉加熱處理對水溶性*的影響(水溶性氨占總氮的百分率) 處理 條件 溫度(℃) 時間(分) 水溶性% 無處理干熱高壓加熱煮熟。注:*水溶性為大豆蛋白質在水溶液中溶出量,以氮計算。 從上表可看出:蛋白質的溶解除與加熱溫度和時間有關系外,還和水蒸汽的有無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用蒸汽加熱、溶解明顯下降。 另外,表中示出的干法加熱方法,其營養成分損失較少,而用微波加熱時,屬于熱法的一種,其加熱時所需溫充在100℃左右,加熱時間在數分鐘內即可起到脫腥、殺菌作用。水溶性超過64.4%以上。
3) 經濟效益
① 生產周期計算
原工藝泡豆時間長,常規在15∽20℃水溫浸泡下泡10∽15個小時。豆粉生產全過程需幾十小時。 現工藝將大豆直接進行微波加熱脫腥,豆粉生產全過程約20分鐘。
② 大豆利用率
原工藝靠水溶解出大豆的蛋白質,經磨漿濃縮后再干燥,只能利用大豆的40∽60%。現工藝將含水10%的大豆直接加熱脫腥,磨成粉狀,除大豆皮外,全部利用,利用率達到*。
③ 設備投資
原工藝需用蒸汽,僅購置鍋爐及安裝費用需幾十萬元,若包括濃縮設備、真空干燥設備、浸泡大豆設備等,整個工藝設備近百萬元。 現工藝全套設備投資約18萬元。
④ 能源消耗
原工藝需要能源煤、電、水。現工藝只需用電,及少量的設備冷卻水。由于微波加熱物料是將能量直接作用在物料上,由物料自身吸收微波電磁波,不需傳導介質,這樣大大節省能量。
2、XY-20KD型微波大豆脫腥設備介紹
使用頻率2450MHZ,20KW微波輸入功率,使用三相四線制380伏電壓,微波與物料作用區采用高場強方式,可保證大豆在很短時間內達到脫腥效果,又保持營養成分損失zui少,微波功率的輻射從物料上方和物料下方同時進行,方向上均勻性。
本設備除用于大豆的脫腥外,還可以其它農副產品進行殺菌保鮮處理。
本公司以經銷定型產品為主,也承接較大系統工程設計制造。凡售出設備均免費安裝調試并幫助用戶培訓操作維修人員,實行一年三包,終生服務,竭誠歡迎海內外各界人士光臨指導。來函進一步索取詳細資料。請客戶訂貨時,要貨比三家!!